克諾索斯宮殿
克諾索斯是克里特島上的一座米諾斯文明遺跡,被認為是傳說中米諾斯王的王宮。它位于克里特島的北面,海岸線的中點,是米諾斯時代最為宏偉壯觀的遺址,可能整個文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克諾索斯遺址是由英國考古學家阿瑟?伊文思于1878年進行了最早的完整發掘,發現了大批米諾斯遺跡,和許多刻有使用線形文字A的文本的泥板,揭示了米諾斯文明的存在。其中最為輝煌的米諾斯王宮始建于約前2100年至前1800年,后幾經擴建,占地約一萬三千平方米,圍繞著一個1200平方米的中心院落展開成四個翼,上下五層樓,共有一千多間房間。克里特島位于希臘半島南邊,地理位置與埃及相近,以宮殿為中心發展。荷馬記錄說克里特島有90個城市,米諾斯原址是最重要的一個。幾千年來,如果克諾索斯沒有那個神話傳說,它基本上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邊緣地帶。伊文斯發現的不僅僅是一座廢墟,而是古老的克里特文明。這一發現將使古希臘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將近一千年。雖然創造的文明已成為遺跡,但是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繼承了米諾斯的文明,成為新的愛琴文明中心,歐洲文明于是得以此基礎進步發展。
建筑特色
稱克諾索斯宮為“迷宮”,的確名不虛傳,盡管經過好幾次破壞和重修,但其內部空間仍顯示出它的奧妙非凡。宮內過道和樓梯曲折迂回,穿堂入室,樓上樓下高低錯落,確實使人眼花繚亂。一般人初次進宮就好像進入迷陣,幾次都轉回剛剛走過的地方,很難按原路箸出。難怪神話中的阿里阿德沓公主擔心提修斯迷途難返,給了他一個線球,讓他把線的一端拴在入口處,然后再深入“迷宮”。
“覲見室”位于西宮的底層,這是修復得比較完整的宮室之一。室內有一張保存完好的御座。它暖和石膏制成的,樣子同今天我們通常坐的高背靠椅相差無幾,遠不如中國古代帝王的御座那樣考究。據說海牙國際法庭首席法官的座椅就是按照這張御座仿造的。
為了解決如此一座錯綜復雜、樓屋眾多的建筑的空氣調節和采光問題,古代克里特建筑師運用光學和幾何學的原理,在緊密相連的各幢樓室間建有一個個天井,讓光線和空氣通過靠著天井的窗戶和通風口進入室內。由于底層光線較暗,在天井的一角裝有一塊磨光的大理石。光線通過大理石的反射投入房間,使位于底層的屋室照樣光線明亮。
王宮還鋪設有至今看來依然比較科學、完備的供水、匯雨和排水系統。在東宮王后寢宮旁邊的盥洗室看到的部分排水管道相當別致,它是由一節節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狀陶土燒制的圓筒銜接起來的。當污水通過管道排到外面時,根據水力學原理,水流隨著管道口徑的變化產生沖力,達到避免堵塞排水系統的目的。
壁畫藝術
這座王宮確可稱做藝術之宮。建筑裝飾十分精彩多樣,特別是那些為數眾多的壁畫更是古代克里特文化的瑰寶。這些壁畫,形象生動,又富有情趣,這在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成為古希臘繪畫藝術最突出的代表,這也說明距今3000多年的克里特文化已經相當發達了。
壁畫大體分兩類:一類描寫宗教活動場面和帶有宗教色彩的神話;另一類運用寫實的方法刻畫人的日常活動和動物的形態。
覲見室的壁畫是表現三只臥伏在蘆葦叢中的鷹頭獅身、帶有翅膀和蛇尾的怪獸。據說這種怪物的頭、身和尾分別代表天上、地面和地下的神靈。壁畫畫面款式奇特,色彩鮮艷,形象生動。
西宮北側壁畫間里一幅描寫克諾索斯王的宗教活動中的競技活動,三名青年男女“斗牛”的巨幅壁畫。畫中一頭同今天所見的不盡相同的黃牛占去絕大部分的畫面,這頭牛正向前猛沖,一個少年在牛前全力按住牛角。牛身后的少年則腳跟離地,雙手揚起,把一名體態輕盈、身著紅裝的少女拋向空中,少女在空中做完空翻動作后,穩穩是倒立在牛背上。
在中央一庭院南邊一間宮室墻上有一幅關于克諾索斯王的壁畫。壁畫同真人一般大小,畫中的國王頭戴裝飾有百合花和孔雀羽毛的王冠,過肩的長發向后飄動,脖子上掛著用一朵朵百合花串在一起的項鏈,腰束皮帶,身著短裙,正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由于王冠和項鏈都裝飾著百合花樣的飾物,所以這幅壁畫被叫做“戴百合花的國王”。
畫這些壁畫所使用的顏料都地從植物、礦物以及骨螺(一種海生貝類)中提煉的,色彩自然、鮮艷。古代畫家通常是在墻壁上的泥板尚未干透時揮筆作畫的,這樣能使色彩滲入泥板,經久不退。
生動逼真的壁畫在王宮中到處可見。皇后寢宮中描繪舞女和海豚在水中游蕩的壁畫以及其他宮室和長廊中的諸如“藍色的姑娘”、“持杯者”、“蛇神”等,也都無不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充分表現了古代克里特人的藝術智慧。
在王宮中還發現了數以千計的石印章,刻有象形文字的泥餅和兩種象形文字的泥版文書,以及金器、銀器、陶器等。這些珍貴的文物都收藏在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館。
開放時間:
周一─周五8:00─19:00,
周六、周日8:00─17:00,
冬季周一─周五8:00─17:00
地址:
伊拉克里翁城南五公里